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科幻小说 > 灵异惊悚> 骨笛 > 第1章 楔子
第1章 楔子
作者:东啸天  |  字数:2055  |  更新时间:2025-09-06 全文阅读

  我的老家在龙岭山区,白骨坡。

  地处晋、冀、蒙三省交界,阴山山脉的末端,交通闭塞,地势险要,建国以前不属于任何一个省。

  现已开发为旅游景区,名字也改成了白庄。

  只有那些上了年岁,黄土盖过脖领子的原住民,还记得“白骨坡”这个村名,还口口相传着“白骨坡”由来那个凄凉的传说……

  在大宋年间,科举盛行。

  村里住着一对孤儿,男的叫方远,女的叫月儿。

  两人从小相依为命,经常到后山砍一些竹子,做成竹笛,拿到城里去卖,换取微薄收入。

  休息的时候,吹吹笛子,画画曲谱,日子虽然清苦,但快乐十足。

  那年初秋,科举考试临近。

  对于出身寒门的普通人来说,三年一度的科举,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,方远自然不会错过。

  一介穷书生,也有状元梦。

  临行前,方远对月儿许下承诺:“等我回来,许你一世心欢!”

  两人平时以兄妹相称,其实早已心生情愫,多年来相互依偎,没人说破那张窗纸,这算是方远第一次委婉的告白。

  月儿含羞点头,回以告白:

  “待你归来,伴你烛火依旧。”

  意思是,能否考取功名不重要,只愿日夜陪伴你左右。

  既然已经表白恋情,两人便合作写下了一首曲谱,相约科考归来之日,洞房花烛之夜,你执竖笛,我吹横笛,共奏一曲深情合欢。

  次日,方远背上行囊,带着家里仅有的盘缠,远赴千里之外的都城。

  步行一个月,风餐露宿,艰难抵达考场。

  方远虽为草野之民,但才华横溢,一手飘逸的书法,一篇革新立意的文章,都让他成为了本届考生中的一大亮点。

  可是,来自大山里的淳朴少年,哪知外面世界人心险恶,表现太过亮眼,必然会触碰到某些官宦子弟的利益。

  可谓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,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。

  方远的文章,最终被评判为具有严重的反动倾向,天降横祸!

  反动,是死罪,是皇权之下最严重的罪名,重则诛九族,轻则杀头以儆效尤,最轻的也要牢底坐穿,被酷刑折磨而死!

  庶民的命,不如一棵野草。

  消息传回老家,已是三个月以后了。

  月儿日夜盼望着方远的归来,盼着花烛笛声共缠绵,哪曾想,盼来的却是一道晴天霹雳。

  三个月了,方远恐怕早已尸首分离赴了黄泉!

  听闻噩耗的那一刻,月儿如雷轰顶,直接昏倒在了路旁。

  乡亲们害怕受到牵连,纷纷避而远之,冷眼漠视。

  从那以后,月儿每天仍会到后山折一些竹子,做成竹笛,拿到城里去卖,生活似乎并未发生任何改变。

  只是每到日落,山坡上就会响起缥缈的笛声。

  一个身份卑微的弱女子,在纷乱的年代里寸步难行,只能孤独地守望在山坡上,将内心无尽的痛楚化作音符,诉给自己听。

  日复一日……

  恰逢边疆战乱,民不聊生,大牢里的犯人统统被发配到了边疆去充军,方远正在其中!

  虽说充军也是九死一生,但起码没有立刻血洒断头台、喊冤赴黄泉。

  只可惜消息不灵通,传回老家的时候,已过了半年之久。

  寒冬已至。

  这时的月儿,虚弱憔悴,一身单薄衣,就像一朵凋零的野花,重复着单调无望的生活。

  她依旧每天坐在荒凉的山坡上,伴着落日的余晖,吹奏凄凉的笛声。

  这天忽闻喜讯,恍如做梦!

  竟一口鲜血将笛子染得血红……

  月儿倒在山坡上,再也没能站起来。

  村里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月儿背下了山坡,发现月儿已经气息衰竭,香消玉殒,无力回天了。

  弥留之际,短暂的回光返照,月儿知道自己将要死去,竟然讲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愿望。

  她说:

  “等我死后,请将我的骨骼钻刻为笛……”

  “若方远能够平安归来,请把骨笛交付与他,让我在九泉之下陪他共奏一曲来世相见。”

  老婆婆听闻此话,大为震惊。

  人骨做笛,简直骇人听闻!

  有悖天意,大逆不道!

  这位老婆婆可不是一般人,她是一位有着古老传承的巫婆,村子里每年的祭祀活动都由她来主持,德高望重,人称“祭祀祖婆”。

  祖婆告诉月儿:“人之骨,乃天地灵气所聚,死后当入黄土地,归还大自然!如此轮回,才能投胎转世!”

捧场

按“键盘左键←”返回上一章   按“键盘右键→”进入下一章   按“空格键”向下滚动

章节评论

发表章评

    设置

    阅读背景
    字体大小
    A-
    16
    A+
    页面宽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