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历史军事 > 历史传记> 大唐田舍郎 > 第五十八章 举劾之难
第五十八章 举劾之难
作者:黑虎村民  |  字数:2055  |  更新时间:2025-10-16 全文阅读

  事后,任县尉赶时间回县城,虽说是排除了赵家屠杀的可能,但是作为当事人还是要到县衙走一遍,说不定刺史府也在等着他们呢。

  赵一安、赵一辰和老七便一起去县衙回话、协助记录案情。

  赵一辰回家和曼儿一起给盼儿换了一次药。

  “哥哥,你是不是不要我了?依依可是很乖的!”赵一辰走出家门时,依依在后面跟着跑出来哭道。

  “哥哥……呜呜……”

  赵一辰转身蹲下抱着依依,摸摸头。

  “乖,你和曼儿姐姐留在家里照顾你盼儿姐姐,好不好?哥哥从县城回来给你带蜜糖。”

  一阵安抚、些许许诺之后。

  “嗯嗯……我一定会照顾好盼儿姐姐的。”小姑娘抹着眼泪儿点头道。

  赵一辰见小姑娘心情好转,便对曼儿一番叮嘱,起身上路了。

  会宁县城距离黑虎村有一百里路,赵一辰三人骑着马跟在县尉后面,任县尉也放弃了来时的马车,这会和几个胥吏骑着从赵一辰这里索要的十匹“赃物”,走在前面。

  赵一辰后面不仅一安、老七他们,还有十几骑跟着,他们是赵氏青壮,大多都是参与了昨夜狩猎的。

  他们此来是为了赵一辰的安全,走在路上时刻警惕,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。

  ……

  会宁县城外南边的一处空地上,到处都是依着山势挖的小窑洞,远远看去层次不齐,倒也别有一番风味。

  当然,杨主薄从没觉得那漫山遍野的窑洞、帐篷好看。

  在他眼中这些都是违章建筑,恨不能马上拆除。

  窑洞在建筑学上属于生土建筑,其特点就是人与自然和睦相处、共生,当然会宁县县衙里的官员不这样认为,这简直是狗皮膏药,贴在了他们还算光亮的政绩上面。

  难看极了,也难受极了!

  这窑洞简单易修、省材省料,坚固耐用,冬暖夏凉。

  所以这些逃难的人,在会宁县城外面又一次开始了祖宗曾经历过的穴居生活。

  国人对土地的渴望也许就是来源于此,有一寸土地不禁可以播种收获,还可以打洞穴居。

  在这成百上千的窑洞中,有一处窑洞内。

  两个大男人坐在一起窃窃私语着。

  “哈哈,魏……大,想不到你还有如此手艺,不错不错,真心不错。”他还是对魏大这个名字,有着莫名的生疏。

  特别是在这逃难途中,想想一日仅有的一碗清粥。

  怨念顿生啊!

  两人修建的窑洞,拱顶式的构筑,符合力学原理。顶部压力一分为二,分至两侧,重心稳定,分力平衡,具有极强的稳固性。

  为了住着放心,也不知从哪里找了木担子撑架着窑顶。

  想来这窑洞就是经过几辈人,历经风雨,仍不会失去其居住价值。

  这就是经历过水灾之人的怨念啊。

  魏大和赵成的这种精神俗称:杯弓蛇影。

  或者是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。

  赵成看着魏大兴致勃勃的打量着这刚刚修好的窑洞,无奈道:“我等何时举劾张钰等人?”

  额……正在云端的魏大,仿佛被人一棍子抽下来。索然无味道:“我等如今这般处境,别说刺史府了,连会宁县城都进不去,只能慢慢等待时机了。”

  “哎,这般下去我们又要等到何日,莫不是你这魏大……魏佐史胆怯了,不敢去了?”赵成粗声道。

捧场

按“键盘左键←”返回上一章   按“键盘右键→”进入下一章   按“空格键”向下滚动

章节评论

发表章评

    设置

    阅读背景
    字体大小
    A-
    16
    A+
    页面宽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