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海上贸易这么赚钱??那为何历朝群臣都赞同禁海?”崇祯大惊,一脸不敢相信的神色。 “只要朝庭运作的好,只多不少!说到为何禁海?还不是利字当头!”朱平柾肯定地道。 “何解?”崇祯一脸不解。 “朝中大臣们为何公然阻挠开海,那自是因为他们是走私活动最大的获益者,他们从走私商人的走私中获取了丰厚的回报,同时也在这么多年的时间中形成了一条利益裙带。更甚时他们还充当了倭寇们的保护伞,荼毒着我大明子民!当然这些事情现在基本没有了,在一点上,郑家还是为我大明百姓做了不少好事!”朱平柾冷笑着道。 崇祯坐在御案后,用手指敲着台面沉思着。关于大臣们的小心思,他现在也没什么好办法,总不能都砍了。对于朱平柾的赚钱眼光与手段,自然是佩服的五体投地,哪怕现在朱平柾说贩卖狗屎可以赚座金山回来,估计他也是深信不疑。 通过蒋德暻在蜀地考查上递回来的的近五十道密奏,他对蜀目前的情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。 现在蜀地百姓俱能吃饱穿暖,而且还会自发的维护这得之不易的生活,将德暻在考查期间被当地的百姓举报了近百次。若不是护国军民政署签署的证明,估计他就要让朱平柾去某一座矿山中捞他的内阁大学士出来了。 虽说朱平柾在蜀地撇开朝庭组建了另一套管理制度让崇祯暗恨不已,但朱平柾能将管理权从县下到村,并且这套机制运行十分高效,也让崇祯觉得自已大明朝庭的官员简直就是乌龟属性爆棚了。 “这样吧!朕将开海权交给你,朕也不管你...
0.0
人评价